襄阳五中高二上学期周考检测语文答案1.D(“故事新编”是“小说”创作方法,《窦娥冤》是“杂剧”;文中把“故事新编”方法的时间限定在“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直至目前”,《窦娥冤》创作于元代。)2.B(无中生有。关联词“通过……来”使用有误,原文的两句话没有表现出这种逻辑联系。)3.B(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部分归功于”。)4.C(A“暗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正”不正确;B“担心黄校长喝酒影响身体”不正确;D小说中并无太多的“心理”描写)5.①知恩图报;②很讲义气;③真诚正直;④善于经营;⑤不从世俗。(至少答三点,要有分析)6.①推动情节:通过她与黄校长的对话;②衬托人物:通过她对王总的调查;③强化主题:通过她的所思所为,与王总的行为形成对比。(一点2分)7.C“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人们认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从而使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错误,属于曲解文意。原文是“拒绝房地产的开发,保留工业遗产,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让‘千年瓷都’重焕光彩”“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瓷都焕发生机”。同时,选项中“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人们认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也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瓷都焕发生机”。故选C项。8.A(B项,“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文化专用设备生产的差距最大”错误,应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的差距最大。C项,“服务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低于生产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错误,从材料二的图表来看,应是“高于”。D项,“得益于当地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互融合发展”错误,原文是“作为文化产业第一方阵、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的江苏省,实则是民营文化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真实写照”,没有涉及到国有文化企业。故选A项。)9.①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搭建平台,建立制度,加强监管。②企业要练好内功,秉持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③要有创新意识,文化与创意要融合;要敢于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10.A11.A(并非考中进士皆可即授官职,只有一甲可以,其余二甲都必须入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12.C(因过于刚直而怨声载道”在文中无根据。)13.(1)当时李戴已经辞官退休,杨时乔一上任就主管吏部事务。杜绝请托拜谒,断绝外界交游,住宿在办公的地方,贿赂不能进门。(“致仕”辞官退休;“请谒”请托拜谒;“谢”谢绝断绝。一处1分,大意2分)(2)杨时乔便竭力铲除执政者私自安插的心腹同党。皇上因此责怪众大臣结党营私,命令杨时乔尽心尽职。他多次上奏称病辞职,最终未获批准。(“私人”译为心腹同党;“朋比”译为结党营私,“引疾”译为称病辞职。一处1分,大意2分)译文:杨时乔,字宜迁,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职为工部主事。在杭州征专卖税,命令商人自己登记收入,向有司交税,不做干预。隆庆元年冬天,上奏时政的要务,称:“有三件事应当慎重:每天勤于朝讲是培养品德的要务,亲自裁决奏章是发出指令的要务,听取劝谏能够做出判断是谋划事情的要务。奏疏呈入,朝廷褒扬并采纳了,朝廷内外传诵一时。升任南京尚宝丞。万历初年,他以安葬亲人而离职。丧服解除,又调任尚宝司,称病回乡。杨时乔一向无意荣升,一再起用一再告退。过了十七年才被推荐担任尚宝卿,四次调任后升南京太常卿。调任通政使。任期满后,他接连上奏请求退休,神宗不允许。三十一年,他被召见委任为吏部左侍郎。当时李戴已经辞官,杨时乔上任就负责部中事务。杜绝拜访,推辞交游,住宿在办公地,行贿者到不了他的门庭。等到全面考核京官、朝官时,首辅沈一贯想庇护他的私交,顾忌杨时乔清正,准备指派兵部尚书萧大亨主持,次辅沈鲤不赞同就终止了杨时乔于是竭力铲除执政者私自安插的人。皇上因此责怪众大臣结党营私,命令杨时乔尽心尽职。他多次上奏称病辞职,最终未获批准。当时朝廷内外空缺很多,官职还没有补充人,而且大臣们探亲养病请假,以及劝谏而被连累遭遣送的人,遍布乡间,都得不到召见。杨时乔就开列了三百多人的名单,多次上奏请求录用。神宗最终没有审察。第二年全面考核京城外的官吏。杨时乔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