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出示句子——“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1.有感情地齐读。2.设疑: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1.“精巧”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出来。3.自由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1)白鹭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2)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受呢?(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7.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三、感悟第6~8自然段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面美感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3.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做上记号。5.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1)清田钓鱼图——①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②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③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2)清晨瞭望图——①引导理解:A.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第7自然段)B.你认为它是在瞭望吗?想象说话:“它真的是在瞭望吗?或许它是在……”C.指导朗读:该把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黄昏低飞图——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朗读并体会。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瞭望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都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读读第9~10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说些什么。(1)自由朗读并体会。(2)指名汇报:理解: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回顾课文,指导内化:“白鹭________,因此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8.总结升华。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并体会。四、指导背诵1.自读课文,根据提示,同桌互背。2.开火车背课文。3.背诵展示交流。五、深化拓展介绍有关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等。六、布置作业背一背有关白鹭的古诗。把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