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作业检查九年级化学第I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5题,共15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蜡烛熔化C.食物霉变D.汽油挥发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净化过的空气B.经过处理后得到的矿泉水C.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后的剩余物D.部分结冰的蒸馏水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4、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相关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滴加液体C.点燃酒精灯D.称氯化钠质量5、小红同学在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交流评价D.作出结论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7、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害气体8、某学生量取液体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量筒中液体的实际体积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1A.动植物的呼吸B.钢铁生锈C.煤的燃烧D.酒和醋的酿造10、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其操作步骤有①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②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将导管移出水槽。那么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③②①④⑤B.③①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1、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B.高锰酸钾C.水D.液态空气13、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在:水氢气+氧气(H2OH2+O2)的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可表示为A.B.C.D.14、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其中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ml②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③做过加热实验的玻璃仪器应趁热用冷水冲洗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④⑤⑥15、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固体,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正确的是(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16.(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请从“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①露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②可用于电光源的气体是2③可用于炼钢、气焊的气体是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2)通过“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含量增多的成分是,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3)写出下列具体粒子的名称:二氧化碳由构成,铁由构成。17.(5分)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8、(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