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七课匡超人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给(gěi)事中肄(yì)业掼(guàn)下来B.藩(pān)司词讼(sòng)飕(sōu)的一声C.踌躇(chú)诰(gào)命恁(nèn)大年纪D.补廪(lǐn)装奁(lián)摽(piāo)梅之候【答案】C(A给:jǐ,B藩:fān,D摽:piǎo)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后(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县尊(县官)B.隐占身体(作潜伏的意思)诰命(封建时代受过封号的妇女)C.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补了廪(取得廪生的名义,成为资深的生员)D.掼(扔)藩司(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的官)【答案】A(落后:后来;县尊:对知县的尊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国有企业难以遏制管理层对国有资产的巧取豪夺?关键在于所有者缺位,在于经营者缺乏制度化约束。B.“老老实实读书,规规矩矩做人”,两句朴实的话语,是老师送给我们的心灵鸡汤。C.陈格雷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D.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答案】C(A项,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贬义词。B项,心灵鸡汤:新兴成语,语出美国作家坎菲尔和汉森合著的畅销书,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C项,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混乱,所说内容让人无法理解。含贬义,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D项,薪尽火传:比喻学问技艺代代相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冰岛研究人员发现了首个有助抗老年痴呆的基因变异类型,携带这种基因变异类型的人进入老年后出现痴呆症状的风险大大减少。这一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老年痴呆症的方法。B.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坐三个小时以上将导致预期寿命减少两年,就算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吸烟等不良嗜好,也无助于改变这一结果。C.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边用手机上网,然而医生发出警告,这种行为会影响消化,时间长了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统紊乱。D.新疆吐鲁番地区胜金店墓地出土的人腿假肢,经过严谨的科学考证,被证实是距今约2300年左右的人类假肢。它比此前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人类假肢早了数百年。【答案】B(A项,搭配不当,“风险大大减少”应改为“风险大大降低”;C项,成分残缺,在“上网”后加“的习惯”;D项,语意重复,可以去掉“约”或“左右”。)5.下面根据情节概括的人物性格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赴京巴结李给谏,考取教习——热衷功名B.惊闻潘三被抓,怕牵连,拒相见——人情冷暖C.攀高结贵,匡超人停妻再娶——爱慕虚荣,薄情寡义D.长安路上遇牛布衣,吹自己贬马纯上——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答案】D(应为“恬不知耻,忘恩负义”)6.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写匡超人考取功名后喜不自胜,得意忘形,充分暴露出他追求功名的狂热。这也是他人格变化的转折点。B.匡超人做官以后蛮横地打发妻子回乡,到了京师重又娶妻,表现了他攀龙附凤,嫌贫爱富的卑鄙心理。C.匡超人不知“先儒”何义,可见他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由此可见当时学风不正,社会黑暗,像匡超人这样厚颜无耻之人竟然入太学,真是颠倒黑白。D.匡超人说,“唯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虽有吹嘘之嫌,但也说明他擅长文化交流活动。【答案】D(那是匡超人厚颜无耻的胡说)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7~10题。话说匡超人看了款单,登时面如土色,真是“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口里说不出,自心下想道:“这些事,也有两件是我在里面的;倘若审了,根究起来,如何了得!”当下同景兰江别了刑房,回到街上,景兰江作别去了。匡超人到家,踌躇了一夜,不曾睡觉。娘子问他怎的,他不好真说,只说:“我如今贡了,要到京里去做官,你独自在这里住着不便,只好把你送到乐清家里去。你在我母亲跟前,我便往京里去做官;做的兴头,再来接你上任。”娘子道:“你去做官罢了,我自在这里,接了我妈来做伴。你叫我到乡里去,我那里住得惯?这是不能的!”匡超人道:“你有所不知。我在家里,日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