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模块测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解析:第1题,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技术力量较薄弱;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第2题,水土保持属于生态安全方面的内容,川渝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可以在这方面开展合作。答案:1.C2.D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第3~4题。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1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解析:第3题,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第4题,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答案:3.D4.B下图表示我国黄河中游人为增沙量及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以百分比计)的时间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5.从1970年至1990年,人为增沙量逐年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于气候异常,暴雨逐年增多B.1970年至1980年,主要因为毁林开荒,打坝淤地C.1980年至1990年,主要因为开矿、修路等大规模基本建设D.主要由于在居民点附近过度放牧6.人为增沙量与水土保持减沙量之比随时间的变化表明()A.20世纪70年代水土保持工作进展最快B.20世纪80年代人为增沙量变化不大C.1990年入黄泥沙量比1970年有所减少D.1990年人为增沙量占水土保持减沙量的22%,部分抵消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答案:5.C6.D2广西某县曾经“多山少林”,当地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积极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现在已是绿水青山的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下图示意该县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第7~8题。7.该县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A.果树种植B.沼气制取C.农业观光D.生猪养殖8.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有利于()①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②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④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7题,该地鼓励农民种植果树,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的主导产业是果树种植。第8题,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利用猪的粪便发展沼气,沼渣可以作为果树的肥料,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发展农家乐,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减少化肥的使用,也可提高农产品质量。答案:7.A8.B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字母A表示()A.降水增多B.地下水水位上升C.地表积水D.河流水位升高10.导致该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环境污染④经济水平落后⑤不合理灌溉⑥盲目扩大耕地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②⑤⑥3解析:第9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渗入地下的水增多,地下水水位升高,蒸发增多,盐分在地表积累,造成土壤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