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1)课堂教学存在三种结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教学结构。它们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知识序、认知序、教学序。只有三序合一,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方式:编写教材的专家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再创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传递给他的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教师这个中介,尽可能准确地让学生理解专家和前辈的思维方式,和前人进行心灵对话的思维过程。3)教学要以思维为核心。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教育话题就是“减负”,好象学生的课业负担真的很重似的。如果你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的负担都是那些没有必要的重复劳动,学生思维的负担还需要增加才对。在“减负”的同时,要有“加重”的措施,这样才是辨证的态度。4)教学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思维,作为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有的心智活动,具有过程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因而思维训练也应结合教学过程来进行。要给学生思维的钥匙,要给学生创设思维的阶梯,要给学生思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