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一高高二第一次考试历史A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与此相一致的思想主张是A.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D.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3、“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6、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1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8、在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不穿任何衣服;此外,希腊亦有很多裸体雕像。这反映了()A.希腊人肯定人的生命价值B.希腊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C.希腊人享受生活的人生观D.希腊社会对神灵的无比虔诚9、恩格斯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的“革命”性主要表现在()A.肯定人性B.信仰上帝C.提倡理性D.宣传科学10、亚里士多德说:“公民们都应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个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他强调的是()A.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B.法律必须严格约束公民个人行为C.法律的权威与个人自由相互对立D.城邦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11、右图中左上角的人物为牛顿,伏案而书的是伏尔泰。该图蕴含的主题应该是()A.启蒙运动受益于科学发展B.牛顿创建了经典力学C.宗教决定了科技发展D.伏尔泰开启了启蒙运动12、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D.整体世界的形成13、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体现“离异”和“回归”特点的作品是A.《九十五条论纲》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社会契约论》D.《十日谈》14、“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15、“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2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