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主备人曹新秀备课时间2016.10.20教导主任签字备课组长签字备课过程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判定平行线。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重点难点】1.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是对应的,同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不同的高。个性化完善1【教学指导】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这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一方面,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另一方面,经过三年的数学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最重要的因素。为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学生出发,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一些内容。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旧知识中孕育着新内容,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的扩展。教学时,要善于理清知识间的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学的重点,有机地联系单元、全册,乃至整个学期、整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加以研究。如果把“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放到整个教材体系中,就不难发现它的学习既需要直线及角的知识做基础,同时又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3.注重学用结合,就地取材,充实教材内容。尽管教材在素材的选择上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现实背景,设计了一些学以致用的习题,如借助于运动场景里的一些活动器材引出垂直与平行的内容,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怎样测定立定跳远的成绩、怎样修路最近等。但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2程中做必要的充实和拓展,使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用途,增强应用意识。4.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这一单元涉及到许多作图的内容,如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等,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课时安排】建议共分6课时:1.平行与垂直.....................................4课时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第一课时平行与垂直【教学内容】平行与垂直(教材第56~57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相交、平行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垂直的概念。2.能正确判断在同一个平面内两线之间的关系。3.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3【重点难点】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直尺、三角板。【复习导入】1.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请你们注意观察你扔出的筷子会是什么情形?开始吧。2.你们知道吗?在这个游戏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把他找出来,好吗?3.(课件出示)扔筷子的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哪种情形是在同一平面内?4.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板书:在同一平面内【新课讲授】1.学生画直线。(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白纸无限扩大。然后,出现一条直线,再出现另一条直线。好,请把眼睛睁开,把你刚想到的两条直线画在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2)巡视学生画直线情况,张贴不同情形于黑板。2.小组探索学习。(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了这么多的情形。老师把这些作品编上号码。(2)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按什么标准把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怎样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