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学具: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学具,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看,午餐时间到了,小厨师正准备给小红和小明分餐,你觉得,他该怎么分才合理?”(板书:平均分)(指名写算式、生伸手指表示结果)把4个包子平均分给小红和小明,每人分几个?把2盒牛奶平均分给他俩,每人分多少瓶?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俩人,每人分多少个?二、探究新知1、认识几分之一(1)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一半,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表示一半?谁能用数表示?1/2是什么意思?没错,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可用1/2表示。(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写1/2要先写一横,再写2,然后写1。师:这个1/2原来见到过吗?师:1/2也是一个数,是我们新添的朋友,从今天开始,分数(教师板书“分数”)这个新朋友就加入到数的大家庭中了。1/2表示什么?全班学生用动作相互描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抽问:什么叫1/2?谁的1/2?师:谁能说得更完整一点?每部分是什么意思?一个1/2分给小红,那小明分哪块?是多少?指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算得每份是苹果的1/2。(2)折一折:用手中的纸片表示你心中的1/2(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学生上台展示折的情况,(不能重复)说说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几份中的一份,是几分之几?对折是为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呢?小结:无论是一个苹果,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2、学习几分之几(1)若学生在折1/2时有折成1/4的,直接师生共同分析,若没有,则启发学生:“你能折出1/4吗?”你是怎么折的?展示几份学生作品:(2)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1/4是什么?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2个1/4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个1/4呢?4个1/4是?板书:4/4=1师: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四分之一呢?3、“创造”分数。你还能创造出新的分数吗?动手折一折。一想清楚自己要创造一个什么分数,二画清楚你创造的分数,三是说清楚你怎么创造出来的新分数学生折分数并展示折的结果:说说是怎么折的,折的分数是多少。好极了!老师教了一个1/2,你们却创造了这么多的分数,你们真能干。三、练一练判断题:(1)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找两人做正反两方辩论)师小结:如果没有说平均分,可能得到1/2,也可能不是1/2。一定要平均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分数。(2)四边形(不平均分)的阴影部分是1/4吗?怎样改动就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四、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1、师: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小朋友们,我们都有自己名字,分数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字,那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字吗?生回答师板书:分数线、分母、分子,并让学生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思。2、判断2/4、1/8的分母、分子各是几?五、拓展训练1、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吗?2、你们家几个人?你占全家的几分之几?全班多少人,你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占你们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全班几组?你所在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3、下面的画面让你想到了那个分数?国旗、五角星、牛奶(6盒)你还能想到哪个分数?1/6,每人分1份,平均分给几个人?分几盒?1/3,每人分1份,平均分给几个人?分几盒?1/2,每人分1份,平均分给几个人?分几盒?同样一板牛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4、分蛋糕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又来了一个小朋友,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这两个1/2一样吗?5、分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