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师的终身学习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的总量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普遍感受到了发展、竞争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普遍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学习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上世纪中叶法国人保罗•伦格兰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上提出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报告,他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该是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思想一经提出,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和宣言书,它表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更应该意识到终身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是由“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综合性很高,需要高度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专业也是一种特殊的复合的专业”决定的。教师要想胜任本职工作,绝不止于职前的专业教育和师范培训,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是教师教学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