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VIP免费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_第1页
1/11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_第2页
2/11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_第3页
3/11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1.引言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2.认知隐喻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Schmid,1996;蓝纯,1999)2.1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2.2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近年来,隐喻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人们普遍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认为,认知隐喻是修辞隐喻因反复使用而沉淀的结果,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看法存在一些问题,,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是有区别的。(杨希英,2008)认知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对这两类或数类事物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意象图式。当人的大脑中形成了某种意象图式时,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意象图式去认知他不熟悉的、比较抽象的事物,也就是说,这个认知过程是有方向性的。隐喻映射并非任意,而是受意象图式控制。我们既可以说“女人像老虎”,也可以说“这个老虎凶得像女人”;既可以说“她的脸蛋像苹果”,也可以说“这个苹果像她的脸蛋”。但是,修辞隐喻不具有方向性。不仅如此,隐喻认知模式形成以后,人们在认知世界时就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反复运用这个模式,渐渐地就围绕这个模式形成了一个“词族”。“词族”的存在,说明了认知隐喻具有系统性,而修辞隐喻都是独立的语用现象,它们的使用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另外,认知隐喻和修辞隐喻还有以下的几个区别:首先,认知隐喻一般是人们熟知的、不费力就能理解的,也就是说,认知隐喻具有明晰的特点;修辞隐喻有时则比较模糊。其次,修辞隐喻以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示;认知隐喻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个概念,两者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再次,修辞隐喻具有临时性,理解必须依靠语境,认知隐喻具有凝固性,确认和理解就基本上不依靠语境。从本质上来讲,修辞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修辞隐喻的应用不是基于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