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 第11章 第3节 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B版VIP免费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 第11章 第3节 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B版_第1页
1/7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 第11章 第3节 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B版_第2页
2/7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 第11章 第3节 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B版_第3页
3/7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第11章第3节推理与证明新人教B版一、选择题1.(文)观察下列各式:55=3125,56=15625,57=78125,…,则52015的末四位数字为()A.3125B.5625C.0625D.8125[答案]D[解析]因为58=390625,59=1953125.所以5n(n≥5)的末四位数字周期为4,2015=503×4+3,故52015的末四位数字为8125,故选D.(理)将正整数排成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则在表中数字2014出现在()A.第44行第78列B.第45行第78列C.第44行第77列D.第45行第77列[答案]B[解析]第n行有2n-1个数字,前n行的数字个数为1+3+5+…+(2n-1)=n2. 442=1936,452=2025,且1936<2014,2025>2014,∴2014在第45行.2014-1936=78,∴2014在第78列,选B.2.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表达式是()①13=3+10;②25=9+16;③36=15+21;④49=18+31;⑤64=28+36.A.①④B.②⑤C.③⑤D.②③[答案]C[解析]这些“三角形数”依次是1,3,6,10,15,21,28,36,45,…且“正方形数”是“三角形数”中相邻两数之和,很容易得到:15+21=36,28+36=64,只有③⑤是对的.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B=a,CD=b(a>b).若EF∥AB,EF到CD与AB的距离之比为mn,则可推算出:EF=,试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述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中,延长梯形两腰AD、BC相交于O点,设△OAB、△OCD的面积分别为S1、S2,EF∥AB,且EF到CD与AB的距离之比为mn,则△OEF的面积S0与S1、S2的关系是()1A.S0=B.S0=C.=D.=[答案]C[解析]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4.定义A*B,B*C,C*D,D*A的运算分别对应图中的(1)(2)(3)(4),那么下图中(A)(B)所对应的运算结果可能是()A.B*D,A*DB.B*D,A*CC.B*C,A*DD.C*D,A*D[答案]B[解析]观察图形及对应运算分析可知,基本元素为A→|,B→□,C→——,D→○,从而可知图(A)对应B*D,图B对应A*C.5.(2014·湖南长沙一模)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的内切圆面积为S1,外接圆面积为S2,则=.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ABC的内切球体积为V1,外接球体积为V2,则=()A.B.C.D.[答案]C[解析]从平面图形类比空间图形,从二维类比三维,可知选C.证明如下:如图,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E为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O为内切球与外接球球心.则AE=a,DE=a,设OA=R,OE=r,则OA2=AE2+OE2,即R2=(a-R)2+(a)2,∴R=a,r=a,∴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之比是=,故正四面体P-ABC的内切球体积V1与外接球体积V2之比等于()3=.6.(文)若定义在区间D上的函数f(x),对于D上的任意n个值x1、x2、…、xn,总满足f(x1)+f(x2)+…+f(xn)≥nf,则称f(x)为D上的凹函数,现已知f(x)=tanx在上是凹函数,则在锐角三角形2ABC中,tanA+tanB+tanC的最小值是()A.3B.C.3D.[答案]C[解析]根据f(x)=tanx在上是凹函数,再结合凹函数定义得,tanA+tanB+tanC≥3tan=3tan=3.故所求的最小值为3.(理)观察等式:sin230°+cos260°+sin30°cos60°=,sin220°+cos250°+sin20°cos50°=和sin215°+cos245°+sin15°cos45°=,…,由此得出以下推广命题,则推广不正确的是()A.sin2α+cos2β+sinαcosβ=B.sin2(α-30°)+cos2α+sin(α-30°)cosα=C.sin2(α-15°)+cos2(α+15°)+sin(α-15°)cos(α+15°)=D.sin2α+cos2(α+30°)+sinαcos(α+30°)=[答案]A[解析]观察已知等式不难发现,60°-30°=50°-20°=45°-15°=30°,推广后的命题应具备此关系,但A中α与β无联系,从而推断错误的命题为A.选A.二、填空题7.(2013·山西四校联考)已知x∈(0,+∞),观察下列各式:x+≥2,x+=++≥3,x+=+++≥4,…,类比得x+≥n+1(n∈N*),则a=________.[答案]nn[解析]第一个式子是n=1的情况,此时a=11=1,第二个式子是n=2的情况,此时a=22=4,第三个式子是n=3的情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基础巩固 第11章 第3节 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B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