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他是行动中的政府;具有与政府本身同样悠久的经历。”就行政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一方面,行政不同与政治,“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则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另一方面,行政与政治又密切相关,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行政管理作为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行政管理那比较高深的理论,它与政治学智慧所派生的经久不败的原理以及政治进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接相关联的。威尔逊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想之后,认为应该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品行和专业素质来提供服务的文官队伍来实施这种思想。他认为,首先,为了提高文官队伍的素质,应该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其次,文官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也就是对其服务的政府政策要具有高度的忠诚,能够保持政治中立且没有政党倾向色彩;最后,文官应该受足够的教育、具有自立精神,保持和民众的密切联系。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对政治与行政分离以及公务员价值中立是没有意义的理论假设,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强调公务员政治中立并没有党派倾向作出决策等是与事实相背的,政务官与事务官相互影响不可避免。政治与行政的分开是难以做到的,官僚们日益卷入政策制定之中,文官的政治化趋势以及高层文官的政治任命打破了文官政治上中立的信条。而且要求官僚政治中立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作为政治的执行领域,如果没有政治的观点和信念,它的执行又怎么可能呢?而且要求官僚政治中立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政府作为政治的执行领域,如果没有政治的观点和信念,它的执行又怎么可能呢?马克思韦伯提出了行政组织非人格化的理论,公共危机的处理往往要求行政组织有足够快的反应能力以及足够准的判断能力。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的特征,但同时往往又是具有一定规模,危及众多方面的公共利益的事件,所以一旦公共危机发生,尽可能快的反应速度是行政组织能够妥善处理危机的先决条件之一,只有尽快的反应过来,才可能在最短的用时里明确危机状况并作出解决措施等一系列危机处理工作。与此同时的,准确的判断力也是行政组织能够处理好公共危机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相当程度的准确判断,才能对于危机的解决作出正确的对策,使危机化解有条不紊并且避免发生次生危机,而准确地对于危机的判断要求对于危机相关的各种事项有全面的考虑。然而非人格化的管理由于过分依照程序来要求组织人员进行工作,并且避免人员自身因素掺杂到工作流程当中,可是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并且危机发生的低频率和形式多变性也使得行政组织难以对各类公共危机的解决都能提前设置合理有效的工作流程,因此这会使得非人格化管理的行政组织在面对危机时出现内部无反应或者慌乱的现象,外在表现为对于危机决策的反应迟钝。所以这种理论遭到了猛烈抨击。2、第一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的奠基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经济上,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法制上,突出私法对私有财产的确认和保护,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西方资本主义的法制萌生于封建社会中后期,商法的兴起、罗马法的复兴和保护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的出现,是其主要标志和例证。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先后在宪法中确定了人民主权、权利神圣、“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原则。资产阶级一方面通过公法调整公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确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通过私法或者说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当属1804年由拿破仑主持制定的《法国民法典》。该法典把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经济的规则变成法律规范,确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三项基本原则。《法国民法典》是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第一部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其他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