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彩的消费第二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二)能力目标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二、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三、教学难点:适度消费四、教学策略:1、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所熟知。同时,学生观点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可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对消费进行社会调查。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二)进行新课: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板书)1、消费心里面面观(板书)【探究一】阅读课本P23页的同学互送小礼物成风的现象,结合同学中的类似现象,思考并交流:(1)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2)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类事情?小组代表1: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我们同学中许多人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就拿我来说吧,有几个同学过生日请我吃饭,轮到我过生日时,我也请父母在酒店订了一桌回请了同学,这样才觉得不失面子。小组代表2:我认为作为一个纯消费者来说,我们应克服这种消费心理。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就象书上的那个例子,我想如果自己做个贺卡,也许没有买的那样精致,但因为凝结自己的心思,同学会非常珍惜的,“礼轻情义重”嘛。(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板书)师:那位代表都分析得很有条理。确实,有从众心理的人,往往会盲目消费,而不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这样反倒失去了“自我”。真的希望每个同学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接下来我们看看小林同学,他的“个性”倒是很强,我们对他的消费心理又是怎样看待的?【探究二】阅读课本P24页“小林同学的着装”案例,结合同学中的类似现象,思考并交流:(1)是什么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服装?(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的消费行为?小组代表3:这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我想小林想借助服装展示其个性。用心爱心专心小组代表4:我们组认为,有些人在消费时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太过份,要考虑社会的认可及消费的代价,象小林的服饰价格不菲,我认为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小组代表5: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消费的积极作用。人们在消费上的“喜新厌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也体现社会的进步。师:小林购买这套服装确实是由求异心理引发的。(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板书)师:对于这种消费心理,我们也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坚持“适度”原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作用,但如果过度了,其消极作用也就显示出来了。就拿我们学生来讲吧,这两种消费心理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一种现象,是不是就在我们同学之间?【探究三】阅读课本P24页“校园攀比之风”案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并交流:(1)这种风气在你们校园存在吗?(2)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消费?小组代表6:我想这种风气还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有些学生过生日,请同学在小饭店吃了一顿,而有的同学为了显示风派,请同学在星级酒吃了一桌。又如我们同学中的自行车越买越高档,在服装消费上也是如此。如果家庭负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