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然而,会不会倾听,关系到与他人的交往和对话,能否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创造,从而获得知识的共同拥有,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人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教育追求的就是创新,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大胆合理的加以创新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课堂教学倾听能力培养综述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出现了新的面貌:孩子们的胆子大了思维活跃了,个性突出了,表现欲更强了。确实,他们有了更多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了许多成功的体验,这让我们感到欣喜。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是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发言的内容。镜头二: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早已飞出课堂;做作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以上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频繁出现。显然,这都是因为学生不认真倾听引起的。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实,对小学生来说,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的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的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不倾听他人的见解也就无法体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倾听他人的意见就实现不了合作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堂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力求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1堂学习效率。一、相关概念综述倾听,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在这里主要指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借助听觉器官从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倾听又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品质。真正的倾听,指的是用心地听,从眼神、体态都表现出一种聚精会神与专注。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是: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简单说来,倾听者必须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并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组合力。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指的是教师根据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的研究。同时通过思考和分析小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成因及相关要素,寻求具体的策略来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潜能,促使学生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二、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对数学课程改革的力度,特别注重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它不但要求学生“能听”,还要求“会听”,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听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运用等处理,只有会听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其他各种能力。才能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及习惯,我国历代教育家都强调“倾听”在学习及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数学是新课标下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师生发展共同前进的前提。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确立本课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