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20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20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20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题型一品味关键词(炼字)题型解读设问方式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单篇作品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体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词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古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1.已明确关键词(1)(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2)(2016·天津卷)“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3)(2015·山东卷)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2015·湖北卷)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2.未明确关键词(1)诗中某句(联)中最精彩的是哪个字?请找出来加以赏析。(2)诗中哪个字最为精彩传神?请找出来加以赏析。[链接教材]常考词类表达作用教材典例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美为媚的效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用。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解题指导](1)精准审题: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解题思路: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品味关键词(炼字)题鉴赏三步骤步骤一:确定关键词对于题干中已明确关键词的,此步骤可以省略。确定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因为有的题目在题干中已明确了关键词在某联(句)中;从词性上看,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词(包括色彩词)、副词、数量词和叠词,这些词都是诗人炼字的重点。从位置上看,所炼之字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下:五言炼第二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五言炼第三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五言炼第五字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五言炼第二、第五字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炼第二字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七言炼第五字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江间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讲义-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