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根据场合、对象、目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3、情感目标:培养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二、教学重难点:根据用语的对象、场合、目的以及语体、文体色彩来调整用语,做到语言得体。辨析并修改不得体的语言。三、教学方法:讲解归纳、交流讨论、应用反馈四、教学工具:多媒体五、教学时数:一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该怎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除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还可以怎样进一步说明我们的心情?通常我们在节日或者重要的日子里,都会挂出横幅标语,那么我们今天也写一写欢迎词。屏幕显示: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这里,“莅临”是礼貌性用语,而“指导”是敬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心情得体而完整地表达出来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表达的得体。(二)解读考纲,剖析“得体”的内涵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考纲》明确“得体”是指在语言环境中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要求:掌握谦敬、分清对象、注意场合、明确目的语体要求:分清语体和文体(三)具体研习怎样做到语言得体1、掌握谦敬鼓掌思考交流作答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兴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1)老师讲故事:艺术人生“家父门”事件2007年4月19日播出的《艺术人生》,是一档特别节目,谈的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下半场请出的嘉宾,是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毛新宇研究员。当毛新宇坐定以后,朱军深情地说:“在这里,首先对家父前些日子的过世表示深切的哀悼。”有人逮到了其中的“家父”一词,批评朱军错把人父作己父,媒体一拥而上,称之为“家父门”事件。朱军称别人的父亲为“家父”,这里敬词和谦词误用,也许是口误,但会让观众质疑主持人的专业素质。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些谦敬用语,以免发生笑话。(2)高考原题展示(2005年高考全国卷)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A、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B、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C、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请同学们来说说,生活中这些话我们怎么说才能够符合要求呢?答案:拜托包涵高寿(3)谦敬词展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用“小、拙、寒、草、愚、鄙”等字表谦“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犬”(如犬子,称自己的儿子)、“拙”(如:拙荆,称自己的妻子;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人,称自己;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兄,称自己的哥哥)等等。用“贵、尊、贤、大、高、光、赐、雅、惠”等字表敬思考回答记笔记读趣引起思考具体操作感受谦敬归纳总结,帮助记忆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还有一些含有谦敬的成语。蓬荜生辉鼎力相助抛砖引玉绵薄之力课件展示谦敬口决(略)(4)教师总结古人说得好,过犹不及,当对礼貌用语用得过了头,那表达效果可想而知,交际目的更难以达到,所以谦敬使用一定不能过度。2、分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