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奉化中学校高中语文第5讲清代官服(3课时)教案苏教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读》教学目标:1、了解清代官员的主要服饰:补服、顶戴2、认识官服是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缩影教学内容: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服饰除了为人们遮身蔽体的实用功能之外,也是民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服饰是封建统治者以“礼”治天下的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与阶级、身份等级关系密切,是权力和屈从的象征。而在历代官服的中,由于清代电视剧的热播,我们对于清代官服的接触尤多,但是如何通过官员们着的官服,戴的官帽来判定他们的品级呢?自清初至乾隆朝,清朝统治者在坚持满族官服的基础上,又在许多方面沿袭了明朝的官服制度,最终形成了清朝官服制度。历代官服都很重视等级尊卑,秩序井然,不得僭越清代也不例外,最能体现此特点的便是顶戴和补服。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每一品级都有独特的顶戴和补服来区分顶戴分为暖帽和凉帽两种。暖帽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凉帽为喇叭形。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清代对补子、顶戴、乘轿的规定是:一品——红珊瑚顶戴(纯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顶戴(亮蓝),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顶戴(暗蓝),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雪雀。武官补服虎,准乘四人抬蓝呢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