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2)用案时间年月日教学课题文言文断句教学课时总2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断句的技巧,正确断句。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教学重点引导总结文言断句的几种技巧,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摸索文言断句的规律。教学难点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修改、备注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内容开始新课:第四:用语法,辩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第五:明修辞,巧判断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如顶真句“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第六、借助辨识句子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要从文中辨识句子,必须先找出主语来,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我们可以先按上述方法在文中找出有关人名、地名、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看看其是否充当主语,然后定谓语,谓语大部分由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充当的,然后再确定宾语。如果是省略,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辨识句子时,还要注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几种形式的倒装。句子确定后,再综合以上几种方法,给文言文断句标点就容易了内容小结:课堂练习:1.诸葛亮认错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一、【译文】诸葛亮曾经有一次亲自核对登记册,主簿杨顒见了直入他的办公室,进谏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制,上下级之间工作上不可互相干扰。请允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变劳乎!”亮谢之。及顒卒,亮垂泣三日。(司马光《资治通鉴》)译文:2.勤训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无如人之常情,恶劳而好逸: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是一蠹耳!夫天地之化,日新则不敝。故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诚不欲其常安也。人之心与力,何独不然?劳则思,逸则忘,物之情也。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选自《战国策》二、甘食媮衣,玩日愒岁。以之为农,则不能深耕而易耨;以之为工,则不能计日而效功;以之为商,则不能乘时而趋利;以之为士,则不能笃志而力行;【译文】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能高出的了。所以邵雍说:“一天的安排能否完成就在于早晨了,一年的打算能否实现就在于春季了,一生的计划能否执行就在于勤劳了。”(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但意思却很深远啦!然而,人们的一般情理是讨厌劳动,喜欢安逸:(吃)甜美的食物,(穿)华丽的衣服,荒废岁月,虚度年华。(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务农,就不能深耕田土、管理好庄稼;(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做工,就不能按日计算做出成效;(如果)用这种人生态度去经商,就不能利用机许我为您用治家之道打个比方。现在有个主人,派男仆从事耕作,女仆生火烧饭,雄鸡管早晨报时,狗管看家防盗,牛担负重载,马奔驰远途。这样,一家的各种工作都没有荒废,所要求的都能得到满足,他从容无忧,呼喝无虑。忽然有一天他尽想亲自去做所有的活儿,不再交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