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1F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2F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和2F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B.23C.3122D.1-322、如图所示,分别为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汽车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则()A.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B.乙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C.甲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40mD.乙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20m3、如图所示,物体A、B由跨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由静止开始释放,在物体A加速下降的过程中(此过程中B未碰到滑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和物体B均处于超重状态B.物体A和物体B均处于失重状态C.物体A处于超重状态,物体B处于失重状态D.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物体B处于超重状态4、如图所示,质量为20kg的物体,沿粗糙的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开始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F10N作用于物体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取g10N/kg)()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5、如图是波轮式洗衣机甩干桶的原理图,一圆筒绕其中心轴1OO匀速转动,一件衣服紧贴在筒内壁上相对筒无滑动与筒一起转动(如图所示),则对衣服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衣服受到的力有()A.衣服的重力,筒对衣服的弹力B.衣服的重力、摩擦力C.衣服的重力、摩擦力,筒对衣服的弹力D.衣服的重力、摩擦力,筒对衣服的弹力、向心力6、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0.5m/s,第9s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4m,则该质点的加速度、9s末的速度和质点在9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a=1m/s2,v9=9.5m/s,x9=45mB.a=1m/s2,v9=9m/s,x9=45mC.a=1m/s2,v9=9m/s,x9=40.5mD.a=0.8m/s2,v9=7.7m/s,x9=36.9m7、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5m,则()A.物体的加速度是5m/s2B.物体的加速度为10m/s2C.物体在第2s内的位移为10mD.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是35m8、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斜劈A,A的上表面水平且放有一斜劈B,B的上表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摩擦力为零B.A加速度大小为gcosθC.C只受两个力作用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9、如图所示,一根绳子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动滑轮P悬挂一重物B,其中绳子的PA段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P的轴相连,绕过光滑的定滑轮Q后在其端点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外力F,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均可看做质点,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使其向左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则该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较()A.拉力F减小B.拉力F增大C.角θ减小D.角θ增大10、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车厢的水平底板上,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m1的物体1相连,车厢沿水平直轨道向右行驶,此时与物体1相连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由此可知A.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tangB.绳对m1的拉力大小为1cosmgC.底板对物体m2的支持力大小为21mmgD.底板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2tanmg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2、某物体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