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保护接地系统主讲刘彦明第一页,共十九页。第三节保护接地系统重点1、什么是保护接地?2、保护接地的作用?3、怎样形成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构成)4、《煤矿安全规程》关于保护接的的规定和要求5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安全检查采用方式:提出问题---看西安和利德软件老师总结第二页,共十九页。复习:预防触电的预防措施1.将带电导体、电器元件和电缆接头等都封闭在外壳中。2.对于那些不能封闭在外壳内的带电裸导体,如电机车的架线,应将其悬挂在一定的高度。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2.2m。3.对井下经常有触电危险的电气设备,应采用较低电压。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手持电钻、照明设备、信号装置的工作电压不得超过127V,井下控制回路电压不应超过36V。4.对于127V的手持电钻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有良好的绝缘。5.敷设保护接地装置。6.装设漏电保护装置。7.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第三页,共十九页。1.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中所有正常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和埋在地下的接地极(通过电缆接地芯线或铠装电缆的外皮)连接起来,就是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系统连接成的系统就叫保护接地系统。第四页,共十九页。2、保护接地的作用?为什么要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作用?看软件,老师总结第五页,共十九页。第六页,共十九页。保护接地的作用由于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可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接地装置的分流作用,大大减少了漏电电火花的能量,也大大减少了瓦斯、煤尘爆炸的可能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36V以上电压)凡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第七页,共十九页。3、怎样形成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构成)--看软件《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井下指定地点应敷设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并用电缆铅包、铠装外皮及接地线芯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总接地网,如图所示。保护接地系统由: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接地导线等组成第八页,共十九页。第九页,共十九页。应该装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三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应分别设置一个局部接地极第十页,共十九页。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根据煤矿井下有关规定,从接地网上任一局部接地极测得的总接地网电阻,不应超过2欧姆。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欧姆。第十一页,共十九页。接地极、接地线和接地电阻的规定分类埋设地点材料规格接地电阻面积/mm2厚度/mm(1)任一点接地电≤阻2欧(2)手持或移动接地芯线电≤阻1欧每季度至少测定1次主接地极主副水仓耐腐蚀钢板≥0.75≥5局部接地极水沟或潮湿处钢板≥0.6≥3钢管直径≥35mm长度≥1.5m接地母线铜线≥50≥4铁线≥100扁钢≥100连接线铜线接地母线的1/2≥4铁线扁钢第十二页,共十九页。5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安全检查(1)检查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连接线是否完整、连续,接头是否松动、锈蚀,接地线是否断裂或断面减小。(2)每台电气设备是否使用独立的导线与接地母线相连接,设备是否串联接地,是否使用专用的接地螺钉。(3)接地连接导线与接地母线相连接时,是否焊接。如果是螺钉连接,是否用镀锌、镀锡螺钉和螺母接牢;绞接时,绞接是否牢固。(4)接地装置的材料是否使用钢材或铜材。A主接地极。主接地极应在主、副水仓中各埋一块,并由面积不小于0.75mm2厚度不小于5mm的耐腐蚀钢板制成;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100mm2的扁铜。。第十三页,共十九页。局部接地极: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是否装设局部接地极;每个单独设置的高压电气设备是否装设局部接地极;每个低压配电点是否装设局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