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慈利县通津铺中学张宏古语有“不耻下问”,就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不懂的要问。但如今很多学生却碍于“面子”不愿问。作为老师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呢?每节课中的“提问”就是一种方式。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恰如其分的提问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诱发思考,开发智能,调节思维节奏,和学生作知识和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也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下面接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来探讨。一、课堂提问的作用①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要即时性和简洁性。可以让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达到及时调整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②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四十五分钟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力有限,在听讲时有时散漫。通过维持课堂纪律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是达不到要求的,而应以授课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用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号”、“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激发学习兴趣,赋予学习动机。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书中的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能记住定义就行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的实际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自满情绪。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反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课堂提问便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物理规律的契机。如:教师演示实验时,边操做边提问,让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课堂提问的方法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二、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例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