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荷库仑定律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知道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本质.2.知道元电荷、点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守恒定律.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适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计算.1.库仑定律及其应用.(重点)2.对电荷的认识,电荷守恒定律.(重点)3.对电荷的认识.(难点)4.库仑定律的应用.(难点)(1)人类对电现象的初步探究①各种现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②富兰克林证明了天电和产生的电是相同的.(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①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荷.对电荷的认识静电摩擦正负负正②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3)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的现象.③接触起电.排斥吸引带电(4)起电的实质①物质的微观电结构.物质的原子是由带的原子核和带的电子组成,整个原子对外表现为中性.②起电的实质:原子核外的转移形成的.正电负电电子2.思考判断(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3)两物体相互吸引,一定是带异种电荷.(×)3.探究交流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或尺子)能吸引轻小物体;冬春季节脱化纤衣服时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晚上还会看到电火花;触摸带电导体球的人头发会成爆炸式立起来…以上这些常见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物体带有电.那你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吗?【提示】(1)摩擦起电,即电荷(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感应起电,即电荷(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接触带电.1.基本知识(1)电荷量①定义:电荷的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②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简称,符号是C.(2)元电荷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为e=C.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或者e,或者是e的倍.电荷守恒定律多少库仑库1.6×10-19等于整数(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能,只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创生消灭转移转移不变2.思考判断(1)一个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为6.3×10-19C.(×)(2)不带电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3)摩擦起电的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3.探究交流有的同学说用摩擦起电的方式可以创生电荷,这样自然界中的电荷就会越来越多,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电荷的存在又遵循怎样的规律呢?【提示】这种说法不正确.这些电荷遵循电荷守恒定律.1.基本知识(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式中k叫,其数值为,其单位是.库仑定律乘积二次方静电力常量9.0×109N·m2/C2(3)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①;②.(4)点电荷:是指没有的带电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2.思考判断(1)库仑定律适用于任何情况.(×)(2)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真空点电荷大小3.探究交流有的同学认为元电荷就是点电荷,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提示】这种说法不对.(1)到目前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实验指出,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2)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静电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才可看成点电荷.【问题导思】1.摩擦起电过程中产生电荷了吗?为什么物体带电了呢?2.起电的三种方式有什么不同?起电的本质是什么?三种起电方式的对比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条件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带电体靠近导体带电导体与另一导体互相接触后再分开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体中自由电荷发生转移导体之间电荷的转移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若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带同种电荷,则平分两者电荷量;若带异种电荷.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