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域活动规则制订与遵守VIP免费

区域活动规则制订与遵守_第1页
1/2
区域活动规则制订与遵守_第2页
2/2
区域活动规则制订与遵守任少平一、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总结出师幼共同制订活动规则的三种方法。1、在讨论中共同商讨讨论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相应的规则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A、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而发生了幼儿争抢玩具、学具现象;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而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诸如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及时组织幼儿就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共同商讨相应的活动规则。采用这种方法制订的区域活动规则,由于是幼儿亲自参与制订的,又是他们活动的需要,因而,幼儿都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2、在试误中逐步形成有时幼儿在活动中遇到有关活动规则方面的问题,教师不应急着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可以让幼儿在试误中逐渐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如在玩沙活动中,幼儿玩得很尽兴,可到最后却没有多少作品呈现,为什么呢?当我请幼儿动脑筋思考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收拾玩具时,我们自己踩坏了。”“别人把我的踩坏了。”“我挖了一个洞,可一会它自己塌了。”“我在印飞机时,边印边退,不小心自己踩坏了。”……“那怎么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下次玩的时候你们再来告诉老师好吗?”以后每次玩之前,我都会特别提醒幼儿一下。玩过多次后,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我:“玩时小心一些,就不会弄坏别人的了。”“建的时候要建牢固些,就不会坏了。”“收拾玩具时,从沙地旁边走就不会踩坏了。”“在沙池中建一条路让小朋友走,就不会踩坏别人的了。”“不要太多人挤在一起玩,就不会弄坏拼的玩具了。”……在大家的建议下,小朋友掌握了保护作品的方法,同时爱护劳动成果的规则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采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活动规则,不仅能让幼儿深刻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活动前明确规定。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要求幼儿在活动是务必要遵守的,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提出来。例如,玩水区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区,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幼儿来说,玩过后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个满头满脸的水,一片湿漉漉的地……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身体却受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就要向幼儿说明活动要求:玩水时不将水泼到别人身上,尽量不弄湿地板……二、区域活动规则的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规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三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遵守活动规则。1、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可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规则。如美工角,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要求幼儿发现椅子坐满了就不能再进入了;自然角,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没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玩,等等。2、图示法。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还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加以形象地表示,并贴在适当的位置,提醒幼儿遵守。比如,在娃娃家入口处的地板上贴上几双小鞋印,鞋跟朝向娃娃家的地方(因幼儿进区时从容,出区时匆忙,这样放鞋方便穿着),而且鞋印可以画得十分有趣(如画成两张相向而笑的人脸,以提醒幼儿,当你的鞋放成一对好朋友姿势时,左右脚便不会穿错)。这样,鞋印不仅是娃娃家满额人数的标志,同时,又成了训练幼儿生活技能的无言之师。3、提醒法。(小班多用)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提醒和动作提醒。A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B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区域活动规则制订与遵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