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字词•【憧(chōng)憬(jǐng)】向往。【龌(wò)龊(chuò)】不干净,脏。【考(kǎo)妣(bǐ)】(死去的)父亲和母亲。【刬(chǎn)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刬:只,光着。•【藤榻(tà)】【鞠躬尽瘁】小心谨慎,贡献出全精力。•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的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村儿童题材。丰子恺常用的烟嘴上刻着近代诗人八指头陀的一首诗:•吾爱童子身,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物欲蔽天真。•可见他对孩子的喜爱。孩子们的趣事有哪些?•瞻瞻①为一些小小的失意大哭。②做脚踏车、火车、汽车。③要上月亮上去。④疑心剃头的爸爸是和尚。⑤疑心爸爸腋下的长毛是黄鼠狼。⑥熟睡将香蕉扔掉。⑦学爸爸裁纸,竟把中国装的《楚辞》裁破了十几页。•阿宝给凳子穿鞋子。•软软拿爸爸的长锋羊毫。作者赞美孩子们什么?文中找出对应句子。•孩子们做事投入、真率、自然、热情,有旺盛的创作欲、表现欲,有着广阔的内心世界,有着蓬勃的朝气,这些都令作者钦佩。哪些段落抒发了这种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导致人们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第1段,第8—11段世俗生活,社会风气,教育弊端•第8段的作用是什么?•(过渡,承上启下,由对孩子世界的憧憬过渡到成人世界的悲哀)和孩子比成人具有哪些特点呢?•成人以所谓“沉默”,“含蓄”,“深刻”为美德,而这些其实是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成人遇事往往退缩,顺从,妥协,屈服:成人往往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压抑孩子的个性。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既有对孩子的真性情的赞美,又有对自身俗务缠身、失去童真的哀叹与无奈,还表达了他渴望孩子永葆童真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品佳句,欣赏“真”。•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为什么说“大人”的“沉默”,“含蓄”,“深刻”等美德,“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因为大人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表现。•2.孩子们!你们真果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为什么孩子们抱怨,“我”倒喜欢,孩子们感谢,我倒悲哀呢?——孩子抱怨,说明孩子们还率真,所以“我”喜欢;孩子们感谢时,说明孩子们已经被世俗改变,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为什么说孩子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世俗的力量太强大,终究要被世俗改变;作者这样说是激愤之词,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被世俗改变。老师寄语•生活中不能离开“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愿同学们都能永葆一份儿童的纯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与“真”相伴,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作业布置•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写作,仿佛是与孩子们直接对话,显得亲切、自然。请你也尝试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写一篇小练笔,记述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人的童年趣事,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