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学读本第二册(排版)VIP免费

国学读本第二册(排版)_第1页
1/39
国学读本第二册(排版)_第2页
2/39
国学读本第二册(排版)_第3页
3/39
导言柯成生何谓“国学”?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中,最早提出“国学”一说,又称国故。其所指的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基础,包含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由此看来,国学,概念很广,内涵丰富。可简要的说,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即“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包括历史,文学,思想,政治,经济以及音乐,书画,医学等多方面。国学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也是闪烁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绚丽光影,更是指引我们人生之舟到达理想彼岸的明亮灯塔……。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升温,令人欣慰。更可贵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开始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省察,透视其深层原因,我们发现,这可能是一个国家全面振兴时期必然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以此来重塑国家尊严。国学就像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铺展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它细数着历史的沧桑,诉说着人世的变迁。“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片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刘白羽语)阅读它,就像和一位智者,一位长者,一位挚友在交谈,在它那洞悉人世沧桑阅尽繁华浮沉的一双慧眼中,在它那带着一股暖意而又沉甸甸的警策中,在它那抑或是大江东去的豪放抑或是晓风残月的婉约变幻中,你必将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国学思想是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每一位国人的精神纽带。从大的方面讲,一个国家的持久繁荣需要博大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它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到智慧,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和立身之术,树立修身,正心的原则,形成强大的内心力量,为人生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学子的我们,正处于身心具长的关键时期。不久的将来我们有可能走上讲台,为人师表,有可能博弈商海,谈经论道,也有可能就做一名普通的员工,服务社会…..国学的内容融汇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仁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它会告诉我们,做人要含蓄浑厚,要有宽广深厚的胸襟,懂得如何和人相处,知道该怎么样去学习,如何陶冶情操,洗却心灵的尘埃,如何增强我们的洞察力,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当今社会大力提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谓“培育”?是因为它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还像一株茁壮长大的小苗,也像一个美好理想的彼岸。我们要想使它变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同样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的养分获得无穷的动力。国学著作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领略到国学经典的核心要义,减少在茫茫书海中的苦心寻觅的的辛苦?本书主要从古人论学习的角度精选了一些经典著作,包括荀子的《劝学》,儒家经典之一《礼记》中的《礼运》《学记》等篇目,还有各个时期古人关于学习方面的著名论断,相信大家通过认真的学习和研读,必将有所裨益。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知道点中国文化》的序文中说“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卑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谨以此言与大家共勉。本书由张志良,汪国霞,柯成生,马德青,王玉贵几位老师编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是为导言。2016.7.22学记郑玄《礼记目录》云:“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本篇所谓的“学”,意涵相当丰富,有教导、学习、学校和教育等不同意义。郑玄认为此篇内容乃记载人们学习与教育的意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更具体指出,本篇是谈古代学校教人、传道、授业的顺序以及教育得失与兴废的原由,因此称为“学记”。《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学读本第二册(排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