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说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明确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预习导学】阅读课本P64—66,回答下列问题:1、升华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华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露天放置的冰雕作品,过一段时间后体积会变小,这是由于冰由固态直接变为,这种现象称为。3、严寒的冬天,我们会看到窗户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如图3.4—1所示),这一过程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凉的玻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这种现象称为。4、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夏天吃棒冰时,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附着一层“霜”.(2)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同时灯泡的内壁会产生黑点(如图所示)。(3)冰和雪都是水的固态形式,但它们的形状又有很大的区别,你能作出解释吗?5、冰山上的积雪一部分熔化后变成水,汇入江河;另一部分积雪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人天空.江、河、湖、海、土壤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人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珠,有的____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大到一定程度后,向地面降落,也有一些小冰晶会成水降落下来,这就形成.云中的小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高山,这就形成.【合作探究】1.往试管中放人少量碘,塞紧盖子后将试管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碘会由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属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才能完成.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后,再放入凉水中,试管壁上碘的结晶体是由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属于现象,它会放出热量。2.一天,小刚打开衣箱时,发现他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了,并且闻到一股樟脑气味,小刚想:“樟脑球可能是变成气体了吧!”针对这个问题,小刚作出猜想:“樟脑球可能是先熔化再蒸发成气体,”但他没有发现樟脑球熔化成液体时留下的任何痕迹,此时,他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樟脑球是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根据小刚的观察和你的生活经历,你同意小刚的哪一种看法?理由是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将樟脑球碾碎后的粉末放入烧杯中,然后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结果发现:烧瓶中并没有液体产生,而且樟脑球粉末越来越少.请根据实验情况填写:物质吸热后能从态直接变为态,这一过程叫做.【达标测评】基础题1.哈尔滨冬季的冰雕艺术闻名中外,艺术节期间,冰雕作品未见,但却一天天变小,这是一种现象.2.冬季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发生而形成的.3.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它是由()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4.如图所示,严寒的冬天,挂在室外一直冰冻着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发生了()A.蒸发现象B.熔化现象C.凝华现象D.升华现象5.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云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话般的效果(如图所示).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能力题6.夏天的清晨,花草叶子上常常附着露水;冬天清晨,草木上常常结有白色的霜,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由水蒸气凝结成的.你认为是什么因素决定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7.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随处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汽化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拓展题8.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并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