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吕新莉摘要:如何培养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关键词:习惯培养卫生农民工健康重大意义正文:一个人是否讲究卫生,不仅关系着各人,更关系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关系着社会进步的脚步,关系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达进度。如何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随之带来大量的子女随地入学,造成城市学校的负荷运转,而随着学生人员的增加,加之学校是个集体性的场所,学校的卫生状况就更要抓好抓严抓实。除了人数增加的原因,因为很多农民工兄弟自身的条件因素所造成的卫生问题就更加要求我们对于农名工子女的卫生习惯养成要注意培养,要专门培养,要重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至立身处事,大至定国安邦,都得从小事做起。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我们应从学生人生发展的这一高度加以重视和培养。农民工学生存在哪些卫生问题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个人卫生不好。指甲长得很长,而且里面有很多灰,手指也经常脏兮兮的。不勤换内衣勤洗头,身上经常有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夏天都没法上课。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很是让人担心。2、乱扔乱丢。因为很多学生的家长比较忙,时间有限,一般早点都是在外面的早点摊上吃的。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塑料杯等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桶增加了负担,原来三天拉一次垃圾,现在得一天一拉;3、随地吐痰。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4、吃饭前不洗手。我们学校吃小食堂的学生经常不洗手就来吃饭。手脏兮兮的,有时候还会摸摸嘴巴,很容易感染细菌。由此可以推算他们在家吃饭也不洗手的。没有的好卫生习惯。学校是个集体社会,如果一个人不讲究卫生,不仅影响了集体的形象,还很容易得传染病,传染给大家。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同学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培养农民工子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下面谈谈具体的落实措施一、规范要求,明确意识。要不停地强调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从意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自己有切身的好处。二、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养成。(一)、做值日。通过整体体的整洁效果来影响学生,让他们意识到整洁干净的好处。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觉性是很有限的,扫地、拖地有时忘记,即使做了也是马虎了事。值日工作,拖拖拉拉,卫生做完了,仍能看见地上的纸屑,座位排不齐,垃圾忘记扔掉。离开教室,桌子上的物品不收拾,凳子忘记翻好……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先固定了桌子的位置,并做好记号,让学生时时能注意找到对应的记号把课桌对齐。离开教室时,同桌互相提醒,收拾物品、翻好凳子。这方法很奏效,时间一久,课桌就出现了整齐的情况,在这基础上,再固定好第一和第四组的位置,让第二组和第一组对齐,第三组和第四组对齐,再由劳动委员利用课间常检查、负责做好这项工作。这样,教室里的秩序看上去就会比较井然有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近朱者赤”。(二)、榜样作用。儿童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老师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所以我们可以在爱清洁讲卫生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有意识地来影响学生,使他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蒙教育每次值日生工作,可以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教师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