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营养午餐》教材解读VIP免费

《营养午餐》教材解读_第1页
1/1
《营养午餐》———教材解读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10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整个综合应用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了解每份菜的营养含量以及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并对教材中列出的3份菜谱是否合乎营养标准进行评判。从脂肪和热量两个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是:午餐A符合营养标准,午餐B脂肪超标,午餐C热量不达标。2、教材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素材,自己动手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的午餐菜肴。这一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10中菜肴,设计出满足两个已知条件的配菜方案,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划问题。问题虽然开放,但同时又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从而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运用组合论的知识,10选3搭配成一份午餐,共有120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但经过“脂肪不超过50克”这一条件的筛选,最终符合营养标准的只有如下24种搭配(括号中的数分别对,应着教材中列出的10种菜的编号,以下同):(1,4,10,){1,5,10,},{1,7,10},(1,8,10)(1,9,10)(2,4,9,)(2,5,7)(2,5,9)(2,5,10)(2,6,8)(2,6,9)(2,8,9)(3,5,10)(3,8,9)(4,5,6)(4,5,7)(4,5,9)(4,6,8)(4,8,9)(5,6,8)(5,6,9)(5,8,9)。3、通过评选“全班同学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在评选过程中,要求对喜爱某种午餐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分别进行统计,目的是让学生据此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尽管满足条件的午餐组合有24种,但进行活动时,并不要求罗列出全部的搭配方案,只要根据学生自己搭配出的结果进行评选即可。4、在完成统计活动后,教材还设计了“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的问题,渗透了简单的极值思想,即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找出满足相应条件的极值方案,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营养午餐》教材解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