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的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袁瑢知识,浩如烟海,无边无涯。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淘汰掉许多旧的生产工具、旧的技术和旧的知识,但在人类历史和科学发展的长河中所闪耀的智慧和才能的火花,却是永恒的。所以学校教育要重在启迪智慧和锻炼才能,使学生能驾驭知识,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古以来的语文传统教学经验,重视了孩子们记忆力比较强的一面,或多或少忽视了他们积极思维的一面;看到了他们知识阅历少,头脑幼稚简单的一面,或多或少忘记了他们求知欲旺盛,智力不断发展的一面。因而往往倾向于利用他们的记忆力,要求并满足于他们死记硬背一些东西不去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只提供一些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他们能够理解得了的非常具体浅显的东西,或者干脆把一些认为他们无法理解的东西,让他们“先死记下来再说”,而不去恰到好处地启发他们的智慧。我对传统教学经验,认真地加以分析研究,取其可取,弃其当弃,把对儿童的教育放在一个更加科学的基础上来进行。今天我们的学生,明天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他们将肩负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他们要干的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所以他们必须具有独立的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党和祖国人民交给他们的重任。根据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小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对能力智力的培养,各种教学都有责任,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是紧密联系的。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进行思维。人们进行思维的时候,要运用概念,然而没有一个概念可以脱离词语而存在。语言又是发展思维的基础和手段。说话和写话,要求学生把过去积累起来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语文知识,进行新的提炼,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叙述时,要围绕一定的中心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安排,并且还要选择适当的词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析比较,就不可能准确地选择词、句;如果没有抽象概括,就不可能言之有序,前后统一,合乎逻辑。所以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我抓住每一遍课文里包含着可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狼和小羊》(第三册,1979年1月版),这篇课文通过狼找种种借口想吃掉小羊的故事,说明一个人要为非作歹,总是蛮不讲理找借口的。对凶残蛮横的敌人,靠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课文用“故意找碴”“气冲冲地”“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扑去”等词语写出了狼的凶残蛮横;用“吃了一惊”“温和地说”“可怜的小羊喊道”等词语写出了羊的善良无辜。这中间描写外形动作的词,学生容易理解,而像“嚷”和“喊”所表现的形象差异就不易体会。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一幅具体形象的图画浮现在脑子里,从而体会词语的内在意思。我是这样教“喊”字的:师:狼蛮不讲理。第一个碴儿被驳倒了,便想找第二个碴儿。你们看看书,狼找的第二个借口是什么?生:狼说,“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师:对,“可怜的小羊喊道”(板书:“可怜”“喊”),想想,这时小羊为什么“喊道”,小羊是怎么想的?生:小羊心里很吃惊。师:哦,前面已经吃了一惊,现在又吃了一惊。生:这时候,小羊心里很着急,因为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它的坏话,可小羊那时还没生出来呢,所以小羊心里很着急。师:对,小羊心里急了。生:因为狼冤枉小羊,所以小羊要“喊”。在这里,我是把“喊”字放在上下文的联系中让学生来理解、体会的。我促使学生想象小羊在这时是怎么想的,从而赋予了“喊”字以具体形象的思想感情。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从比较中引导学生来体会“嚷”跟“喊”的不同含意。下面是“嚷”字的教学情况:师:这时候,“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逼近小羊”(板书:“龇着牙”“逼近”),想想,这时狼是一副怎样的神情,它有哪些行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