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六课第二框旧城中学高二年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典籍、民俗风情以及衣食住行等,无不在其中。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标志(1)文学艺术•特点•作用地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反映我们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法国克洛岱《绝望》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苏轼作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国书法是表现汉字形体美韵的艺术,是美的书写。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汉字是结构型的方块字,有独体、有合体,结构复杂多变,又有各种书体形态;二是使用具有弹性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能写出各种形态的点画,所谓「笔软则奇怪生焉」。自从先民使用方块汉字以来,就开始注意美化汉字的形态,要求把汉字写得端正、匀称,这是汉字的常态之美。为此,先民总结了用笔、用墨的各种技法,结字、章法的基本规则。魏晋以来,士族书家把书法当作具有骨、筋、肉、血的生命体,在书写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显示自己的风度,展现自己的人格。「玉」,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字眼。在中国文字中,「玉」代表质地细致、颜色温润、雕刻精巧的美丽石块;在中国文化中,「玉」具有高贵、完美、坚贞与不朽的意义。长久以来,玉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分贫富贵贱,中国人均视「玉」为无上的珍宝。玉为山川蕴育的精华,但若未经人工雕琢,其温润的色泽与迷人的质感则无从表现出来,所谓「玉不琢,不成器」。所以雕琢之工是构成玉器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国玉器的制作,到商代已经成熟,高度发展的雕刻技术,可制成任何形状的玉器。而在周代末期至汉代早期时,中国玉雕艺术又发展到另一高峰,雕匠以进步的工具和有效的磨砂,制造出不少绝佳的作品,其中包括由整件玉块刻成数件相连的玉器,充分反映出雕匠出神入化的技术。从此,玉匠能雕造出顾客所要求的任何样式的玉器。(2)科学技术•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作用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1世纪公元1---400年公元401---1000年公元1001---1500年时代春秋到西汉东汉到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北宋到明中朝比例50%62%71%58%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某英国学者: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大发明2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1)成因:•(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区受到不同的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异彩纷呈的多民族文化克孜尔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民族现在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创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维吾尔族壮族蒙古多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朝鲜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保安族黎族傣族蒙古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畅;苗族的舞蹈,质朴,浓郁,风情再现;新疆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