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国光实验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改善我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应用平台和教育资源建设力度,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湘教通[2013]240号关于开展2013年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我校拟申报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特制定本方案。一、概述1、试点选题: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我校地处湘西武陵山片区,教育信息和资源相对匮乏,如何进一步开发、拓展和吸收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我校和所有山区学校要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育人质量必须破解的课题。因此,我校的试点选题确定为: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信息化校园环境是以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网络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教案、课件、图书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2、学校概况我校是国家科技体育传统校,湖南省规范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湖南省经典诵读特色学校,湖南省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先进单位,张家界市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样板校等十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获得者;校长王宏星同志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个人、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张家界市名优教师等多种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负责教育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是教研室和科学馆,其负责人屈福建同志现任教研室副主任、科学馆馆长,是湖南省第二届芙蓉创新奖、湖南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获得者。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32名教职工,其中有31名中学高级教师,2人被评为市名优教师,6人被评为区名优教师。2589名在籍学生,学校通过加大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综合学业水平评价在全区、全市一直居领先地位。二、创新探究的实施基础近年来,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升级校园网络设备,建设资源库。现已构建校园网,学校拥有网络中心1间,计算机机房2间;全校34间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仪、展示台全套多媒体系统。每位教师配备了教学用笔记本电脑,且者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各个行政办公室,各年级教师办公室均配备了电脑,各室之间采用1000兆光纤接入主干交换机,实现室室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为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教师平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频率高,且具有了一定的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大家渴望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的引进,提高我校教育管理、教育科研、资源共享、家1校互动、信息化学习的水平,因此,我们认为进行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的条件已成熟。三、创新探究的指导思想我校将以提高教学效益为核心,加强应用为关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制度建设和经费投入为保障,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打造一支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奠定基础。四、创新探究的的目标根据湘教通[2013]240号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未来三年(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我校教育信息化试点的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在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达标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学校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重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利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提升学校信息技术设施的水平,做到信息技术设备随处都有、随手可用,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初步建成能为全体师生提供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