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6、5、4、3、2》课案课题十几减6、5、4、3、2课型新授案序第7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十几减6、5、4、3、2,进一步感知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2.在观察比较过程中经历学习过程,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优方法。课前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口算,揭示课题。二、情境引入,导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卡片接龙游戏好吗?(抽读20以内6、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以及十几减9、8、7的口算。)师出示有联系的算式7+9=8+9=8+7=16-7=17-8=15-7=16-9=17-9=15-8=师:每组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呢?师:是呀,由7+9=16可以联想到这两道减法算式,计算的时候可以直接写出得数,那么根据9+6=15又可以写出什么样的减法算式呢?(15-9=15-6=)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像这样的减法算式,板书课题:《十几减6、5、4、3、2》师:(出示挂图)春天来了,小兔子们可高兴了,它们外出采蘑菇了,看!采了好多的蘑菇啊,连篮子里都装不下了。你从这幅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问题呢?(一)蓝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6个,一共采了几个蘑菇?师:怎样列式?板书:5+6=11(二)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有5个,花蘑菇有多少个?师:怎么列式呢?板书:11-5=6一生直接报得数,其余学生评价。小组交流、讨论后分组汇报。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根据小朋友爱做游戏、爱表现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训练了口算又隐含了“想加算减”。三三、自觉运用,算法择优。四四、练习巩固,加强体验。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交流算法:10—5=55+1=6①5+②(6)=1111—5=(6)11-1=1010-4=6③(三)一共采了11个,花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师:算式怎么列?板书:11-6=5师:你是怎么计算的?交流算法10—6=44+1=5①6+②(5)=1111—6=(5)11-1=1010-5=5③师:看了第2个和第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师:都是用减法算,为什么?师:都是已知两种蘑菇的总数和其中一种蘑菇,求另一种蘑菇,所以用减法。师:比较:5+6=1111-5=611-6=5这三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出示12-3、13-4、11-2师: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观察你的算式,由这道算式你还想到哪几道有联系的算式?1.想想做做第1题师:茄子老师问小朋友,你能看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完成第9页的第1题,先数清楚个数,再列式计算。2.想想做做第2题师:没有图片,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你能由12—7=5想到另一个减法算式吗?15—9=6、14—9=5呢?3.想想做做第3题师:试着完成第三题。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做的,来帮他找一找有没有错的。共同订正师: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你有什么发现?师:减的多了,剩的就少。4.想想做做第4题师:森林里有一群蚂蚁要搬新家了,他们被分到了不同的家,怎么帮他们找到新家呢?请小朋友先算一算蚂蚁身上的算式,把得数写下来,再用直尺把他送到新家。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线,防止漏掉。学生活动,共同校对。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算法。通过观察交流比较,建立对十几减6、5、4、3、2的计算方法的认知。学生思考并交流。学生仔细观察实物图,感受相关的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开火车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计算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算法。通过观察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加强认识,反复体验,优化算法。逐渐引导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思路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五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5.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情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