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中学九年级政治组自主探究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2、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3、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4、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5、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6、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法律家族聚会法制宣传日的主题:2001: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006: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07: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2008: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009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公民权力和义务国旗国徽首都国旗国徽首都国家机构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制订和修改的程序不同一、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刑法犯罪、刑罚问题民法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关系婚姻法婚姻、家庭问题经济合同法经营者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环境保护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条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我国法律体系金字塔什么是法律效力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一、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第二、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一些法律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依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规定了公民人身自由权,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权,于是民法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格权,于是民法规定了对人格损害的赔偿,刑法规定了侮辱罪、诽谤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批评、建议、控告、检举权,于是刑法规定了打击报复罪;•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居住权,于是刑法规定了非法搜查罪和非法侵入公民住宅罪;分析案例: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时,因为未办理暂住证被收容。三天之后,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5月16日,许志永、俞江、滕彪3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违宪审查。6月18日国务院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密制定宪法: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800多名)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才能通过。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就宪法修改以高票通过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异同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国家生活中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