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7、拉萨的天空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现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到生活中去感受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教学资源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充分利用。预习设计1.自主练习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练习背诵。2.认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2、说一说:拉萨的天空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一)1.自主学习。(5分钟)【学习单一】①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蓝?用笔圈一圈,再读一读。②自学时间:3分钟。有感情地朗读找到的词,如湛一、第一板块:谈话激趣,复习导入1、在我国西南部,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她位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她的名字叫——拉萨。在拉萨,不仅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奔流湍急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苍茫葱郁的林海,还有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璀璨无比的民族艺术。其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就是那里的天空。2、瞧,这就是拉萨的天空。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吗?出示:拉萨的天空()。第二板块:理解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是呀,每个到拉萨的人都会被它的天空所深深地陶醉,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天空的蓝,可以用笔圈一圈。2.任务驱动。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1蓝、透亮、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等。全班交流。自由练读。2.展示。(6分钟)(二)(心里都想去,想融入这纯净的蓝色中。)指名读(三)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1.自主学习。(6分钟)【学习单二】①读读课文第二、第四自然段,想想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②用“﹏﹏”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说说你喜欢的理由。③读了这段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④自学时间:6分钟。2.展示。(8分钟)齐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反复诵读课文段落。(3)出示图片:你们看,仰望天空,一片湛蓝,你有什么感觉呀?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5.导学。(1)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湛蓝、透亮(2)师范读“那里的天空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2、出示蓝宝石图。瞧,这就是蓝宝石。它蓝得怎样啊?是啊,蓝的多深,蓝的多浓,多纯啊!这就是“湛蓝”。这宝石,已经蓝的这么诱人了,如果再用清水洗过,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3、出示天空图。你们瞧,拉萨的天空就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多么湛蓝,多么透亮!一起读!拉萨的天空为什么这么蓝呢?(出示小资料)再读能背出来吗?背下来还不够,谁能再说说: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拉萨的天空这么蓝,这么美。出示并引读:拉萨的天空蓝得——什么叫“神往”?久久不忍移开,多么不舍得啊!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三)学习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1)过渡: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它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久久不忍移开,可是,让我们移不开目光的又何止这些呢?读读课文第二、第四自然段,想想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1.任务驱动。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5.导学。(1)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红花虽美还需绿叶相衬。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这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好在有白云的映衬,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天空才显得越发纯净、明洁。让我们神往!齐读。朗读指导:在蓝晶晶的天空的衬托下,布达拉宫多有气魄啊!读出布达拉宫雄伟壮丽的感觉。(三)学习第五自然段。相机理解“圣地”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听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