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年级初三学科物理课型新授主题五、机械效率主备曹金平审核物理组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3、知道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的机械效率不可能是100%4、能设计实验,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5、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高效率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新课导入问题: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怎样探究这个问题?二、主题探究活动:“再探动滑轮”器材:支架、动滑轮、细线、钩码、________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表格分析数据:(1)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拉钩码做的功是否相等?(2)哪一个做的功多?(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结论:手拉绳做的功_______滑轮拉物体做的功物体越重,滑轮拉物体的功与手拉绳的功的比值越_____概念引入:有用功(W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W额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提出各种方案分析思考幻灯片展示利用动滑轮木料运上四楼提醒学生注意点总功(W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层训练:1、计算上述“再探动滑轮”活动中各种情况下的机械效率2、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N的物体,在2s内,绳自由端移动了6m,求:(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是多少?(2)人的拉力为多大?(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四、问题质疑: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分析得到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反馈:1、为了达到目的必须要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______把不需要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________,这两种功的和叫做______2、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克服水的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克服桶重做的功是_________;如果桶掉到井里,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额外功3、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比值,它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某滑轮组在吊起重物时的机械效率=7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学生自习填写计算分析注意解题的规范性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思考指导讲述η<1点评通过实验分析和归纳得出新物理概念通过例题加强知识的应用计算,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解题的规范性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B、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5、某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相同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做的有用功增加了B、做的总功减少了C、做的额外功减少D、做的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增大了6、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η2D、W1>W2η1<η2甲乙7、如上图乙所示,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用动滑轮把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为25N,则拉力做功是_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如果把重100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则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六、课后反思课堂检测巡视指导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