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总备课科目语文教材解读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为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课文的朗读和作文。总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2.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3.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教学重难点1.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2.识字、写字、课文的朗读和作文。突破措施1.注重语文和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据每篇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重视识字教学,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课时划分精读课文每课2课时略读课文每课1——2课时园地2——3课时习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四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元单元解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乡村之美”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乡下,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教学目标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2.根据提示,自己阅读,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会和同学交流。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5.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突破措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其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的独特迷人的场景,并谈一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这样对整篇课文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乡下景色的美。课时划分1古诗词三首3课时2乡下人家2课时3天窗2课时4三月桃花水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一2课时园地一2课时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题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课程整合点与主题丛书第一本整合。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主备内容二次备课第一课时(第一首)一、揭题课件播放乡村春天美丽景色,同学们用哪些四字词语和诗句来形容这些美丽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题,解题,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学习会写字:指导书写“篱、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2.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3.交流学习诗句,并指导朗读。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4.背诵古诗。第二课时(第二首)一、揭题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