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学目的:掌握解读诗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到大体上读懂诗歌。如何读懂一首诗解读诗歌应注意做到:一.看题目。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二.看作者。鉴赏时要走进作者,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三.看注释和诗前小序一些古诗词前面有一个不长的“序”,或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或交代了创作的背景。它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鉴赏时不能忽视;如果诗词后面附有注释,一定要仔细审读,因为有的也提供背景材料,有的解释词语,帮助解读诗词,甚至有的还暗示题目的答案。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四.看意象。在诗歌中,常常有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也就是说,某些意象某些情感具有对应规律。必须以解读诗词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词意象为突破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永《雨霖铃》““柳”、柳”、“留”二“留”二字谐音,字谐音,经常暗喻经常暗喻离别离别““柳”多柳”多种于檐前种于檐前屋后,常屋后,常作故乡的作故乡的象征象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柳丝柳丝(思)”飘(思)”飘忽不定,常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作遣愁的凭借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李白《赠书侍御黄裳》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刘桢《赠从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陈毅《青松》松》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正直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007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示长安君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颔联:(1)“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更添一层悲凉况味。(2)“草草杯盘”“昏昏灯火”营造了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3)“草草”“昏昏”是叠词妙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