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郑集小学陈鸿洁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你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习惯有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和兴趣一样,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说过,小学阶段,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习惯这么重要,因此我在低年级的时候意识到必须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听要专心,仔细。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我们就会非常容易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课堂这一阵地,开始探索、开始学习。1、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我总是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能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2、细化要求:以往,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低年级学生往往不是很明确。可以这样对学生说的:“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同学;要听清老师或发言的同学的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3、表扬鼓励:在对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中,少不了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那就是表扬鼓励。哪些学生特别认真倾听的,可以及时给予鼓励,用最温柔的表情、最动听的声音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最特别的爱。同时,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的进步。对于倾听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采取重复老师、发言同学的话的方式进行训练,让他上课出于适度的紧张之中。二、说要清楚,完整。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大多数学生没有说完整的话的习惯,回答问题喜欢用一两个词简单回答。也有一部分学生心里明白,嘴上却讲不清楚,弄得自己十分紧张,别人也听得吃力。为了使学生了解说完整的话的必要,可以故意在学生说不完整句子的时候,装作没听懂的样子来个明知故问,促使他们用完整的句子再说一遍。并且利用课文中学到过的句式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基本句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要使儿童说话完整,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需要说完整的话给儿童听,如,我叫儿童上黑板或是叫他们做什么工作时,可以这样说,“我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字”,“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这里有一幅图,请小朋友用心看,看清了,先举手,等老师请谁说,谁就站起来说”。同时还需要常常有意识的矫正孩子不规范的语言,让他们学说标准普通话。低年级的小学生发言的准确度不高是很正常的,可以让学生在反复的“试说→纠正→再说”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思考,问的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说半截话。对于说话完整清楚,声音响亮的同学常常加以表扬,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那些胆小怕说的同学,注意创造机会让他们说,有了进步就加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上课时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长期坚持训练,相信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三、读要正确,入情。读的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刚开始,可以要求学生左手按书,右手点书,做到人坐正,字读准。等课文读得熟练了,就让学生双手拿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