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共90题)1.以违法手段获得的证据,即使能够反映事实真相,不具有证据效力。(√)2.依法组织实施政府统计调查和管理公布统计资料的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也是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3.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实施统计行政处罚时如果不严格履行法定的程序,处罚就是违法的、无效的。(√)4.所有的民事纠纷案件一律实行两审终审制。(×)5.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诉讼中止。(√)6.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申请人不可以请求撤回申请。(×)7.1979年,中国发布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8.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排污者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的一项法律制度。(√)9.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公开,让群众了解。(√)10.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排放污染者征收一定费用。(√)11.执法机关行使了其他机关的职权属越权,但不违法。(×)12.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可以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13.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的。(×)14.我国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由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15.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领导。(×)16.为了国家安全和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17.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可以辞职。(×)18.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内。(√)19.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2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一律不准收取费用。(×)21.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22.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23.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24.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的,应当到各级人民政府提出。(×)25.如果出现了政策、法律、规定同人的尊严发生冲突的情形应当最大限度地维护政策、法律、规定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26.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7.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预警级别,不得变更。(×)28.单位和个人报送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29.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得解散。(×)30.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借贷合同的贷方主体,国有企业可以成为借贷合同的贷方主体。(×)31.税收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具有改变社会财富分配结构,但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32.根据现行有关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单独抵押。(×)33.《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34.作为民法调整方法之一的惩罚,可在当事人发生争议前进行,也可以在当事人争议发生之后进行。(×)35.民法是权利法,其最直接且最集中地确立和保护自然人、法人的权利。(√)36.合伙人的出资形式可以是现金、实物、技术、劳动。(√)37.民事案件可申请法律援助,刑事案件不能申请法律援助。(×)38.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原则。(√)39.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可以视情况适当收取费用。(×)40.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非诉讼解决方式,被国际社会誉为化解矛盾的“东方经验”。(√)41.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