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VIP免费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_第1页
1/6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_第2页
2/6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_第3页
3/6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中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今天这些习俗多半已经消失,但在古人诗中却被一一记录了下来。一、寒食寒食节禁火,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春秋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由于寒食的日子与清明接近,逐渐与清明就合二为一,清明的别称。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二、扫墓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三、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论语•先进》记载:“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反映暮春踏青的历史非常悠久,并流传至今。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程颢《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四、荡秋千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小朋友所喜爱。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辛弃疾《春寒有感》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日长减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五、蹴鞠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据说这可是足球的起源哦。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所以也叫马球。1965年开始西安市重现仿古马球运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鞦韆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邓云霄《鞠歌行》年年上巳与清明,九衢车马嬉春晴。琼楼弄琵琶,故作断肠声。何人传此曲,曲罢春郊遍青绿。踏青女儿年十五,纤腰如柳向人舞。蹴鞠蹴鞠夜忘归,归来庭畔月移午。六、插柳植树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其来源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陆游《春日》春来日日困春酲,徂岁如驰得我惊。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登阶勃窣晨鸡老,侵路纵横野草生。堪叹筋骸犹健在,强随丁壮事深耕。方岳《清明日舟次吴门》片片飞花更异乡,人家插柳抵愁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