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仿真模拟卷05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1.如图是某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该细胞器()A.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B.能提供代谢所需能量C.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D解:A、溶酶体能消化进入细胞内的异物,A错误;B、线粒体能提供代谢所需能量,B错误;C、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D、高尔基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但功能不同,D正确。故选:D。2.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2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A、由题干信息“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可知,此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正确;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细胞进入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C、题图信息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先升高至与正常细胞一样的高位后不再下降,故可推断,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C错误;D、M蛋白发挥作用后,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D正确。故选:C。3.研究发现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T细胞的活性会受到抑制,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G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epG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B.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防卫功能C.HepG2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其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D.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答案:B解:A、HepG2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A正确;B、体内出现癌细胞时,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发挥免疫监控和清除作用,B错误;C、HepG2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癌细胞表面抗原表达量降低,C正确;D、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从而用于肿瘤的治疗,D正确。故选:B。4.以下叙述或判断中正确的是()A.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为简单的生物,所以病毒应是最小的生命系统B.DNA连接酶对DNA黏性末端的核苷酸序列没有要求,说明该酶没有专一性C.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DNA分子的解螺旋使细胞中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3D.单倍体玉米和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但是它们的产生都属于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B、DNA连接酶具有专一性,对黏性末端的核苷酸序列有要求,B错误;C、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转变成染色质,C错误;D、单倍体玉米和三倍体西瓜的形成都是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故选:D。5.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该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答案:C解:A、A、小鼠乳腺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A正确;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B正确;C、连续分裂n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