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C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测试范围:七年级下册语文1-3单元。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1·北京昌平期中改编)某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红色文艺的时代共鸣”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第一组同学负责介绍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请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完成各题。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的革命故事为主线,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信念奋战的真实一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该剧不仅收视率位列榜首,还在视频网站圈粉无数。这部剧为何能深受口味挑剔的年轻观众所喜爱和推崇呢【甲】很大程度上取jué于剧情在努力还原历史人物,表达真实情感,于故事中见精神,在细微处显震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剧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情节【乙】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上打滚;周树人完成《狂人日记》后,仰面倒地,霎.时眼角留下一行清泪,其笔远观如同刻刀一般,最后一笔一划写下了笔名鲁迅;陈延年脚带镣铐从血海中迈过,血海中飘落着朵朵桃花,年轻的生命在此舍生取义.,与世jué别。共鸣是最好的传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观看《觉醒年代》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学生边追剧边学党史、边追剧边写手记。从读书,到历史人物,到历史故事,成功把《觉醒年代》变成了【丙】中国近代史网课【丁】。(1)根据文中拼音写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决绝B.诀决C.决诀D.诀绝(2)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笔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霎shà义字第一笔是点B.霎shà义字第一笔是撇C.霎chà义字第一笔是撇D.霎chà义字第一笔是点(3)依据上下文,在【甲】【乙】【丙】【丁】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B.,:《》C.?。《》D.?:“”2.第二组同学负责收集同学们观看优秀红色题材作品的感受。结合大家的评论,完成各题。同学甲:《觉醒年代》之所以受到这么多年轻人追捧,其中不能不说,“烟火气”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比如陈独秀在北京居住的那个小院,既是《新青年》激荡时代的办公地址,也是陈独秀柴米油盐的家。在这个家里,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时不常地蒸包子。这一屉包子,曾经送给在五四当天上街抗争的学子们充饥;这一屉包子,还是赴法勤工俭学的年轻人途中饭食。在赵世炎、陈乔年等人的狼吞虎咽中,这一屉一屉冒着热气的包子不是值得细品慢咽的美食,而是在为“斗争”蓄能。同学乙:《觉醒年代》突破了以往主旋律影视剧“严肃老套、教条说理”的刻板印象,也摒弃了“抗日神剧”背离历史、夸张虚构的煽情做派。正如导演张永新所说:“年轻观众从来不排斥主旋律。他们排斥的是悬浮的、不接地气的、【甲】(粗糙/粗犷)的、不严谨的作品。”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经典主旋律作品问世,成为人们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餐”,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中【乙】(汲取/吸取)精神动能,将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同学丙:《觉醒年代》还将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流行梗植入剧中,消弭了历史严肃性带来的距离感,增强对观众情境代入的效果。例如剧中由蔡元培先生说出的“陈独秀,你坐下”这条流传多年的网络热梗,与观众的语言形成了“梦幻联动”。此外,电视剧中的人物截图还被网友们制作成“我不干了”“这个书我读不下去了”等表情包,这种在语言上的情感拉近,使得年轻观众更能对剧中故事产生共情。(1)文中【甲】【乙】两处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粗犷【乙】吸取B.【甲】粗糙【乙】吸取C.【甲】粗犷【乙】汲取D.【甲】粗糙【乙】汲取(2)请你结合上下文,写出同学丙的表述中“梦幻联动”这一网络用语的在文段中意思。3.第三组同学负责带着大家探究现在火热的“红色旅游”。一位同学设计了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