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机房设备标签规范建议XXXXXXXXXX有限公司XX年XX月1.前言2.规范总则2.1规范范围2.2规范说明3.规范设计3.1主设备3.1.1标识位置3.1.2标识大小及材料3.1.3标识内容3.1.4标识范例3.2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光盘等媒介)3.2.1标识位置3.2.2标识大小及材料3.2.3标识内容3.2.4标识范例3.3线缆标签3.3.1标识位置3.3.2标识大小3.3.3标识内容3.3.4标识范例3.3.5线缆使用规范3.4机柜标识3.4.1标识位置3.4.2标识大小及材料3.4.3标识内容3.4.4标识范例3.5仪器仪表3.5.1标示位置3.5.2标识大小及材料3.5.3标识内容3.5.4标识范例3.6动力与环境设备3.6.1标识位置3.6.2标识内容3.6.3标识范例3.7网络口及电源插座口标识3.7.1标示位置3.7.2标识大小及材料3.7.3标识内容3.7.4标识范例3.8等保标签3.8.1标识位置3.8.2标识大小及材料3.8.3标识内容3.8.4标识范例3.9临时标签3.9.1标识位置1.前言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作为支持信息化应用的核心物理平台,机房建设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重视。特别是金融行业,在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使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建设自己的网络和应用系统时,更将目光锁定于机房的维护。机房的维护工作中,标识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基本的线缆上跳接信息的标识,到设备、机柜标识规范的实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标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完善的标识管理可以提高维护水平、降低劳动强度、缩短排除故障时间、方便资产管理。2.规范总则2.1规范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机房主设备、线缆、机柜(含PDU插排)、仪器仪表、动力配套设备(各类空调、消防设备、配电柜、UPS等设备)、网络口、电源插座口的标签、标识规定。2・2规范说明•本规范综合考虑了维护管理、资源管理等多方面要求。•标识的制作和标贴不能违背机房整(体)治的相关管理要求。•各类标签、标识可根据设备和机柜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同一种型号设备标识应粘贴在设备的同一位置,粘贴位置要求平整、美观,不能遮盖设备出厂标识。•标签、标识应采用易清洁的材质并保证其与被标识设备的持久、牢固的结合。•标识一律采取打印方式,可采用专门的标签打印机和标签打印纸、或采用普通打印机和过塑等。3.规范设计3・1主设备3・1・1标识位置设备的标识统一固定在设备正面(右上角)。如设备正面无位置可供固定,应按照首选设备正面、次选设备正上面、再次选设备背面的次序固定。特殊情况下,标识规格与字体大小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议机柜内设备安装的间隔距离为:1至2个U,既利于设备的散热,又利于设备标识的识别。3・1・2标识大小及材料设备标签采用36mm/24mm宽、黄底黑字的专用标签自粘纸。3・1・3标识内容•设备编号:〈由本行统一编制的固定资产内部编号,具有唯一性〉•设备型号:〈此处输入设备的具体型号〉•序列号:〈此处输入设备的机箱序列号〉•设备用途:〈此处输入该设备的中文用途描述〉•使用部门:〈此处输入该设备所属部门〉•采购日期/保修年限:〈此处输入该设备的保修开始时间及保修的年限〉•条形码3・1・4标识范例(36mm宽色带)(24mm宽色带)3・2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光盘等媒介)3.2.1标识位置标识位置统一粘贴在设备的正面3・2・2标识大小及材料设备标签采用9mm/12mm宽、黄底黑字的专用标签自粘纸。3・2・3标识内容•设备编号:〈由本行统一编制的固定资产内部编号,具有唯一性〉•责任人:〈此处输入该设备的责任人名字〉•简述(可选):〈此处输入该设备的用途〉3・2・4标识范例(9mm宽色带)3・3线缆标签3・3・1标识位置线缆两端(配线架或面板端、设备端)均应加贴标识,线缆端子标识应贴距端子与线缆连接处30mm的线缆部分,线缆端子以靠近传输设备侧为A端,另一端为B端。标识内容位于标签两端同时显示,粘贴时将标签绕过线缆后对折粘贴,无论是从标签的哪一面都可以看到标识内容,线缆接入设备或配线架后标签粘贴部分统一向右,标签文字方向要便于机房维护人员的阅读。对于较细的光纤跳线标签,也可以使用旗形标签。3・3・2标识大小设备标签采用12mm宽专用标签自粘纸。,颜色按以下约定:业务运行类:红底白字;业务管理类:蓝底白字;主机监控,管理类:黄底黑字;临时使用类:灰底黑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