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1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教学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2.齐诵《入则孝》部分。3.小组比赛读。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讨论: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同学发言。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教学反思:《弟子规》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它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我们师生。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思想、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本节课通过“事实导入——明意——结合实际表意——把所学内容向师生汇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明确学习目的,达到思想教育与学习知识相结合的目的。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学生通过诵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这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一直坚持做的。《弟子规》入则孝第2课教学目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教学重点: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