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区域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本专题是以区域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专题,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规律是:从形式上以综合题为主,考查内容侧重考查农业资源的开发,土地荒漠化的整治、水土流失及江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从能力上看,侧重考查阅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对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分布成因的分析、论证能力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2014年高考命题预测:以区域图表信息等为载体,“三农”问题等社会焦点考查某一区域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石油危机、能源消耗为切入点,考查中国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以某一地区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为试题切入点,分析这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区域特征、开发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中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是今后很长时期里重要的命题方向,如淮河、海河、辽河的综合治理等以新建或准备修建的重点交通线为背景,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措施及问题等。一、选择题。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上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1.C根据图5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2.A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纠错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在于一是不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二是对于梯田的类型认识不清。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3~4题。10020304050607080美国巴西图2土地产出效益(105美元/公顷)淡水产出效益(美元/m3)能源产出效益(102美元/吨标准煤)3.两国相比()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4.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3.A两国相比,淡水产出效益巴西高于美国,能源的产出效益美国高于巴西,故选A。4.D与巴西相比,美国城市的土地产出效益较高,这与国土面积的大小、城市绿地面积和城市人口比重无关,因为比较侧重的是单位土地产出效益,它与科技投入多少有关,故选D。纠错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在于一是不会提取图中有效信息,二是对于影响土地产出效益的原因理解不到位。(2013高考题福建卷)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用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5~6题。图1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D根据循环农业模式图,该地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故可判断此地位于我国南方,故选择D。6.B循环农业使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了再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提供了清洁能源,美化了农村的环境。纠错剖析:本题组出错的原因在于一是不能结合区域的特征进行区域定位,二是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到位。《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全国初步划分为208个生态功能区,分为生态调节功能区、产品提供功能区和人居保障功能区三大类。读下表回答7—8题。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体系一级区(3类)二级区(10类)三级区举例(208个)生态调节功能区水源涵养功能区大兴安岭北部落叶松林水源涵养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①防风固沙功能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