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拿出35号导学案、课本、三色笔和典题本,还有你的激情!让我们开始属于我们的高效课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导入复习课题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目标引领方向,奋斗成就未来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与核心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框架自主构建——讨论、展示、评议、质疑、补充1、各小组先在本组内展示自己构建的框架,然后进行讨论,确定最优框架;2、上黑板展示、讲解框架,其他同学进行评议,质疑、补充;3、把比较完善的框架整理到笔记本上,以便课外使用;4、注意突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第七课知识框架参考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树立创新意识。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①内容:②表现:③与联系的条件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3、联系的客观性①内容:②表现:③方法论:④与建立新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4、联系的多样性①内容:②表现:③方法论:5、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转化②方法论:6、系统优化的方法①含义:②基本特征:③方法论:实践上:认识上: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补弱完善深化1、分类梳理知识,把握重点和难点,分清已掌握和待掌握的内容;2、积极参与问题的展示、争辩、力争准确理解知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剖细析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分歧的三个方面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正是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深剖细析1.关于联系观点的比较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联系是不矛盾的(1)对于联系的观点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2)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创立或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