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低年级学生预习方法指导••用口诀的形式表述就是:•一标小节号;二圈生字宝;•三划好词语;四把好句找;•五打小问号;动笔预习好。“一标小节号”,即预习一篇课文前,先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二圈生字宝”即完成第一步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三划好词语”就是在预习时,划出需要理解和积累的词语、词组等,便于自己朗读和积累语言。•“四把好句找”就是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自己“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自己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长此以往,提高了自己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这对自己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五打小问号”就是指在完成上述四步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在其右边画出。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一、默读•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4、圈出重点词语,理解词语意思。•二、查问•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2、书空或者抄写一遍。•3、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4、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5、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三、朗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3、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四、摘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五、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六、拓展•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2、仿写句子或者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