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三次诊断性测验文理科数学试题分析评价与复课建议乌市教研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曾世威一、命题思想2013年高三“三模”文理科数学试题,继“一、二模”及仿照去年高考命题风格,考虑到延续的复习时间,思维强度及其深度和广度与一、二模试题略有提升,贴近高考实战,这也是每次模考既定的策略。基本的命题宗旨还是框定在2013年数学科《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的范围之内。针对文理科数学试卷中按内容及层次的不同要求、不同特点,合理控制文、理科试卷的难度,区别试题分值达66分(下表中题号上打有“*”的是文理科有区别的试题)。试卷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完全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谋篇布局。二、考试评价评卷统计数据表明,本次比前两次模考的强度都大,全市文理科难度分别为0.34、0,39,在加大对能力(特别是运算能力)考查力度的前提下,为最后冲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选择题(第1~12题,共60分)、填空题(第13~16题,共20分)及解答题(第17~24题,其中第22、23、24题为三选一的选答题,共70分)。各题的难度如下:1.选择、填空题方面:文理相同试题中理科考生答题情况还是好于文科考生。第1题考生未注意对全集的要求,或不习惯这种约定;第6题的作答也显匆忙,看到下标正确即选B了,而思路没有走完就作答导致错误;第7题审题不细致,大部分考生看不懂题意,头脑中又没有“特例”进行合理筛选,使本题成为选择题中最难的;第11、12题是选择题中的把关题,作答基本正常。填空题中理科由于第13、14、15题选项都有两种情况或分支,考生答的不全面即造成丢分,非常可惜。理科在填空题的4个题目中,平均得4.6分(还不足一个题的分数)的情况令人深省,要好好回归基础,回归教材。第16题作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的弱点,理解题意、直观感知、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过程不完整导致答题失误。2.解答题方面:第17题是前三个基本大题中作答最不好的,平均得2分左右,其中涉及逻辑知识、直面翻译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其中以初中二次函数为背景,重点放在《考试说明》中对三角函数的基本要求,思维因运算逐步展开,可惜考生只因此“陌生”情景丢分,考试结束后恍然大悟。第18题,文科考生做的还可以;理科生因所谓求“最大角的正切值”的问法在推证方法上去向不明导致失败,似乎考在了思维的“盲点”处,第2问在空间中建系受阻,加之空间中点的坐标及向量计算有误,至最后未能得出正确结果。第19题,统计概率,计算不难,主要是理解上的问题,加之平时在此方面用时偏少,思考或回答问题不全面的毛病重现也使得分不够理想。第20、21题是本次试卷中的压轴题,也许是时间不够,分式运算及其分式的导数不过关造成功亏一篑,这两道大题的第二问又需细致分类,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设问变成了渐入选择题题号1*234*5*6难度文0.600.550.360.860.710.37理0.440.750.570.930.760.50选择题题号78910*1112难度文0.270.580.750.570.410.46理0.370.710.760.710.430.46填空题题号13*,14*,15,16难度文0.26理0.23解答题题号1718*19*2021*22选修4-123选修4-424选修4-5难度文0.100.390.310.040.060.060.420.33理0.220.300.410.110.050.120.490.43困境,考生多是追悔莫及,一筹莫展。在此,命题者也感触多多。这是我们的初衷吗?但有一点是需明确的:讲策略、不懈怠、不放弃、坚持到底应该是后续复习要着力训练的,也是高考的品质要求。第22、23、24题三选一的选答题,坚持常规考查,及《考试说明》中针对三个专题的各自条目(2+5+3)的共十条具体要求,每道题试图从考生的答题过程贯穿教材(三个专题)的主要知识内容。相比之下,三道题的选择做答哪一道尤为重要,同时也因考生的选择和偏好上的差异性,相关得分一言难尽。试题在设计上未敢越雷池一步。从答题得分难度看,文理科生的4-4、4-5的做答情况较好。4-1得分不理想。这些只有在后续的一个多月时间回归相关内容时仔细体会了。本次文科第22、23、24题做答人数比例分别是:46.35%、6.11%、47.54%。理科做答人数比例分别是:15.69%、24.75%、59.56%。这些数据供一线师生参考。三、复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