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调研(一)语文学科2024.4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古今多少事,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3)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看到两军激战的场面时,不禁想起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二)(2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①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②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丙】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①也,曰:‘比死者勉②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③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④,而奸驱尤佚⑥,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说颂:指逢迎取媚。②勉:尽力。③愈黥民:指过得连罪犯都不如。④约病:贫困。⑤佚:放纵。2.【甲】文节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诸葛亮;【乙】文节选自课文《送东阳马生序》,作者是_____。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比死者勉为乐乎()(2)故内宠之妾()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5.下列对【甲】、【乙】两文作者的劝勉意图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中作者多次提及先帝,意在激励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实现先帝遗愿。B.【甲】文称“陛下”时,是作者言辞恳切地提出建议,期望后主能励精图治。C.【乙】文中作者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目的是提醒马生要努力克服求学之难。D.【乙】文中作者列举了当下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勉励马生珍惜学习机会。6.【丙】文中景公做出“__________”的行为,是受到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想法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晏子所言之意,即【甲】文中诸葛亮所谏:__________。7.三篇选文在写作手法上有相同之处。请任选一处文中的划线句,具体分析该写作手法的作用。二、现代文(35分)(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优秀文学翻译的诞生需要什么?孙璐①在众多文艺活动中,文学翻译大概是被吐槽最多的事。凡是牵涉其中的人,似乎都有一肚子苦水——作者期待自己的作品能插上不同语言的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却同时担心译本变味;译者自嘲“用爱发电”,高技术要求、高精力投入与低经济回报、低学界认可形成巨大的反差;读者抱怨尽管译本的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符合汉语习惯的拗口长句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读到句号已是气喘吁吁;出版商也满腹委屈,在高额的版权费和惨淡的市场销量面前,他们同样举步维艰。②优质的译本是打破僵局、实现共赢的关键。那么,优质的译本从何而来呢?③在译本诞生的过程中,译者的“硬实力”至关重要。正如不是每个文学爱好者的提笔写作都称得上是文学创作,文学翻译也远非两种语言的切换转码那么简单。④A然而,越是文学性强的部分越难被异语传导、甚至无法被翻译。...